产品新闻

姐姐们被轮流骂上热搜:拉踩、控评、互黑这届网友到底在想什么?

时间:2023-10-21 21:31:26 文章来源: 江南app平台下载

  最近姐姐综艺大热,说它是现在最热节目应该没人会反对吧,没有吧?没有吧?没有吧?

  本来是展示30+女艺人们成熟魅力的好好一个舞台,但节目之外,网上的讨论焦点竟然变成了一期狙一个姐姐?

  从杜华、黄圣依、伊能静、蓝盈莹到最新的万茜,都被网友拉出来口诛笔伐一番,也难怪有人说《乘风破浪的姐姐》应该改名叫《轮到你了》。

  不论姐姐们身上是否有所谓的“黑料”和“翻车”,正常讨论也就罢了,但网上充斥的不少是谩骂、嘲讽、甚至是侮辱性的词语和言论。

  虽然现在网友diss后都抖机灵的带一句“你杠就是你对”,但这股傲慢劲都快溢出屏幕了。

  互联网的“发言自由”究竟让人的素质提高了,还是更糟了?是让我们变得更睿智、开放了,还是更愚钝了?

  互联网时代初期,我们曾有过美好的希冀:网络可以使每个人都有公平发声的权利,不同的观点交汇、沟通,必然会促进人与人更好地进行交流。

  互联网诞生半个世纪后,我们得知,网络确实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表达自我,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拉黑、洗白、控评、站队、网暴……一个个词让人心惊肉跳。网络看似让信息更便于传播、知识更易获得,但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是,它也正让冷静和独立的思考慢慢的变珍贵,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人类一上网,智商就掉线”。

  今天想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喧哗的大多数》,这是一本“反思网络时代该如何思考”的作品,作者是研究文化现象的杰出学者艾伦·雅各布斯,曾出版过《如何再次拿起书》、《再读一遍》等作品。

  所有人在人生中的某些特定时期,或者从出生到死亡,都存在着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对归属感的渴望和被群体排斥的恐惧。

  如果说前网络时代里,我们只可以从身边有限的人群里寻找归属感,那么,如今在网上找归属感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弹幕”。当视频播放到某个节点,大批的弹幕便黑压压地席卷而来,甚至改变了原视频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看到一个情节,心里正想,剧情这么编真的好么,就看到屏幕上飘来一字不差的弹幕。”心里话被具象化到屏幕上,他有些惊诧,随后则是找到知音的快感,“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弹幕了,这才发现许多人跟我想法一样,心里挺高兴”。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归属感满足我们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当弹幕整齐划一成为常态时,我们的语言习惯轻易就被改变了。

  弹幕中有许多“行话”,比如“前方高能”“劝你善良”等等,都表现了这一群体的共同习惯与趣味。里面有多少人不加思考就加入了“弹幕大军”,只是为了获得心理上“我们想得都一样”的归属感?

  类似的情况还有时下流行的AI算法。当你看过一条视频、一篇文章,大数据会根据你的喜好,自动为你推荐相似的内容,这类算法已经被愈来愈普遍地运用。

  长此以往,互联网逐渐变成为了每一个人的“局域网”——我们只可以接触到大量符合自己趣味、价值观、喜好的内容,我们很难再去接受不同意见,对其他群体的接受度也大大降低。

  曾有人抱怨过,十年前的网络风气比现在好得多,“杠精”“键盘侠”很少,大家大多数都能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尽管可能意见不一致,但不会像如今这样撕裂。

  或许,正是由于“归属感魔咒”,慢慢的变多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他们看到不同的人,就视彼此为无法沟通的“怪物”。

  表面上,网络确实融合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但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交流的前提是理解。

  因此,网上虽然有各种观点的争论,但结果往往并未促成交流,反而演变成了谩骂、人身攻击和更严重的对立。

  在日常话语中,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隐喻:争论即战争。即把争论当成了你死我活的战争。

  生活里,我们难免有好胜心,想要用自己的观点压倒别人。不过,由于生活中都是可以真实接触到的人,我们多少保留了尊重和约束。

  可是,网络恰恰隐藏了人们的实际身份,于是这种“争论即战争”的模式泛滥成了噩梦。

  只要看看热搜或新闻里的留言就知道了,多少恶意地揣测,多少毫无道理地攻击——无论你说了什么,都可能会受到攻击,无数“杠精”和“喷子”应运而生。

  很多时候,网络上的讨论都因为战争化的表述,而在某一些程度上丧失了人性。当人不再是人,只要铲除观点的代言人时,人们就丧失了移情能力,一心想要打败对方。

  我们总有一种天然的强烈倾向,想要将事物二元对立——这是人性使然,网络只是更加放大了人性的弊端。

  会上的两名辩论者,A和B。A登上讲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B随后上台发言,但在他做出反驳之前,必须先对A的论点做出令A满意的总结。

  只有当A认同了B的解读时,B才能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接下来,A也是如此。

  网络上太多的争端,都是源于双方根本没理解对方的想法,陷入了“反驳模式”,误会加深,最后只能变成情绪的宣泄。

  下一次,当我们下意识地想要留言反驳某人时,或许可以先想一下:我真的理解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了吗?

  在所有网络骂战中,饭圈是个尤其值得观察的群体。为什么饭圈特别容易一点就炸?书中说了一个有意思的结论是因为“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原本是经济学领域的词汇,它的解释是:人们在决定是不是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也就是说,“沉没成本”指没办法回收的付出。当我们为某件事、某个人付出的“沉没成本”越高,我们就越陷越深,很难做出理性的决策。

  你执迷不悟,觉得自身是绝对正确且不容置疑的。你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出自己的观点,保护它,使它免受攻击。

  对你来说,如果现在要做出改变,就好像在承认自己所有的工作都是毫无意义的。

  饭圈的狂热一直以来被诟病,几乎快成为“无脑”的代名词。有媒体曾计算过作为某爱豆“铁杆粉丝”需要的花费:

  官方后援会为爱豆刷数据、刷话题一共集资过两次,金额从1万到5万不等,人均支出300—500元;

  还有粉丝购买其代言产品的花销,种种加在一起,作为“铁杆粉丝”至少要32000—52000元,这慢慢的变成了了明星产业链中的一部分。

  而这只是物质的投入,情感投入更没办法统计。这些都相当于“沉没成本”,一旦脱粉,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金钱和情感都打了水漂。

  “饭圈化”现象愈演愈烈,和这些“沉没成本”是脱不了干系的。微博下面的控评,明星粉丝间的对骂,都能让我们认识到饭圈的强悍可怕。

  而比饭圈更可怕的,是饭圈思维——不单单是对于某个流量明星的拥戴,而是一种狂热崇拜的思考方式。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没有是非,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凡是立场不同的人,就是敌人。

  例如近期发生的苟晶被事件,就有苟晶老乡留言,说她不应该大张旗鼓,给家乡抹了黑。这也是某一些程度的“饭圈思维”,为维护所谓的家乡名誉,竟然已经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

  “饭圈思维”往往都是我们在投入了大量“沉没成本”后,容易陷入的怪圈。毕竟,接受现实有一些时候意味着反对过去的自己。

  试想,假如亚里士多德成为了老师柏拉图的“脑残粉”,那他也不会是后人所崇敬千年的哲人了。

  那些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本能,对沉没成本太过计较的扑克牌玩家和股民,最后都破产了。

  书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报告会上,某人不赞同发言者的观点,因此越听越气愤。报告结束后,他冲发言者发难。而发言者听完后,只说了一句线分钟时间。”

江南app平台下载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平台
江南娱乐注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