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或竹制的板凳,家家户户都有。家里来了客人,乡民就会端出板凳,热心款待。
这几个月,我县大大小小的村里来的“客人”特别多。他们有一个一同的姓名,叫“两学一做”帮扶团,由来自全县各个部门、城镇(大街)和村党组织的党员干部组成,专门为乡村老党员送学上门。现在,全县已建成“两学一做”帮扶团418个,成员1600多名,累计为各村年迈党员会集送学800多场次,上门教导老党员1000多人次。
“客人”来得多了,“板凳讲堂”的名头越来越响亮了,一个个让人回味的小故事,也随之发生了……
在湫山乡,除了老党员家中的“板凳讲堂”,还有十分多板凳凑在一同的“赤色讲堂”。
间隔县城约40公里的湫山乡,有13位在1949年10月前入党的老党员,这在仙居名列前茅。而“赤色讲堂”的教员,就由党员干部和3位新中国建立前入党的老党员组成。用湫山乡党委书记项中华的话说:“他们不必备课,只需讲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对其他党员就很好的教育。”
89岁的樊妙丹白叟,讲的是送信的故事。“那时候,我还在他人家当童养媳,帮地下党送信,信来了,就光着脚沿山路跑去送……”年岁大了,说起其他的许多作业,白叟现已记不清了,但只需一说起自己当地下党交通员的往事,白叟的眼里就会闪闪发光。“其时,小纸条都藏在内兜里,要是路上遇到敌人,就把纸条吃掉,必定不能够让音讯显露。”
91岁的方三江,当年是方明脸勇士的警卫员。“方宅村是革新勇士方明脸同志献身的当地,那一天是5月29日……”方明脸勇士被叛徒杀戮时,方三江在身中13刀的情况下幸运逃脱,活了下来。至今,他的手上还有很明显的刀痕。68年后,他仍然坚守在方宅村,向年青党员叙述那段光芒而壮烈的革新年月。
本年87岁的李三弟,当过40多年党支部书记,是这些责任老教员中最年青的一位,上党课的次数也最多。有一次,他腿脚痛苦得不能行走,却固执地不愿换人,还气愤地说:“上党课怎么能马马虎虎替换。动不了的是我的脚,又不是我的嘴巴。”终究,咱们只好用轮椅推着他走进了“赤色讲堂”。
大雨往后的山区,空气分外新鲜,作为湫山乡雅溪村的帮扶团团长,县妇联主席郑晓君带着几位成员一同到老党员家送党章、同学习。
“老头子,快下来,有人来看你啦!”听到老伴的喊声后,91岁的老党员俞邓仙穿戴深蓝色长袖T恤,从二楼渐渐走下来,木梯宣布了“咯吱咯吱”的声响。面临村干部和帮扶团成员,白叟停下脚步,挺了挺身子,渐渐地抬起自己的右手,敬了个礼。
“叔,您是老党员,应该是咱们向您还礼才对!”郑晓君匆促回礼。“不,你们是代表上级党组织来的,而我是一名普通党员。”白叟一脸严厉地说。
“叔,咱们这次是来跟您一同学习党章,学习习的重要讲话……”几条板凳围成一圈,郑晓君搀着白叟坐下,批注来意。
“太好了!太好了!”白叟一边激动地说着,一边笔挺了本来有些佝偻的腰。听着帮扶团成员用方言解读党章,白叟把双手放在膝盖上,神态专心而投入。
环顾四壁,笔者看到,白叟家里一面黄褐色的泥墙上,写着一行行黑色的字,模糊可辨出“为公民服务”等字眼。村干部悄悄地告知笔者,白叟并不识字,仍是请人把这些字写在墙上,“每天都要看几遍,几十年了。”
学习完毕,郑晓君问询白叟有没有困难需求协助处理,白叟一个劲地说:“没有没有,现在日子够好了。”
渐渐走出这个现已有些寒酸的农家小院,郑晓君不经意间一个回头,发现身体欠佳的俞邓仙,在老伴的携扶下,竟又一次笔挺身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用还礼来送行他们。
回忆起这一幕,郑晓君仍不由得热泪盈眶:“咱们去给老党员帮扶送学,何曾不是一次十分可贵的学习时机。”
“许书记,晚上我磨了豆浆,你们都来我家喝豆浆!”日前,白塔镇上横街入党积极分子方中有的母亲,热心约请“两学一做”帮扶团成员去自己家里喝豆浆。
“姨,您亲身磨的豆浆便是好喝,够浓。”晚上,白塔镇上横街村党支部书记许子兵和帮扶团成员坐在方中有家的板凳上,一边喝着豆浆,一边和方中有聊起村庄开展,“你妈妈磨得一手好豆浆,等9月份村里农家乐办起来,可完全开家小店,在家门口挣钱。”
看着这个温馨的场景,很少有人会想到,就在几个月前,他们仍是坐着板凳,对着冷脸!
本年三四月份,村口要建荷花池,方中有家的4亩土地在流通范围内。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方中有积极支持村里的作业,赞同流通。
方中有还没回到家,音讯已传到家里。老母亲气得迎头大骂:“没了土地你吃什么?喝什么?”继父也发话了:“我自己还能种田,你不种,我来种。你守不住,我来守!”
次日,方中有的继父就带着锄头,气地下地种起了芋头。“叔叔,你这是干吗?这儿就要建荷花池了,好把村子弄得漂漂亮亮的。你要种田,流通后也会给您土地种的。”听到音讯的许子兵急匆匆赶来。“这是我自己的土地,我就要种芋头。”碍于情面,白叟只好嘟囔着背起锄头回家。
“帮学,还应该帮做。”帮扶团得知后,觉得这件“分外事”处理好了,对全村党员和方中有都是生动的一课,他们一算计,主张村里用“笨办法”:坐板凳!
所以,一到黄昏,许子兵和帮扶团成员吃完晚饭就到方中有家,搬条小板凳,和白叟坐在一同拉家常。“叔,姨,村里祠堂现在能够看电影,您有没有常常去看看啊?”“叔,姨,村子这几年开展十分敏捷,咱们就忧虑有什么照料不周全,您要多提提意见!”……
两位白叟一开始认为帮扶团来,便是要劝说土地流通,没想到他们过来谈天、请教,面孔想板也板不起来。一周之后,“冷板凳”在不知不觉之中已变成了“热板凳”,反而仍是两位白叟自己先提起土地流通的事。许子兵对笔者说:“帮扶团不单单是送学,还要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现在,村里的荷花池现已建好,种上了荷花。“过段日子,荷花一开,就很漂亮了,你们必定要再来看看。”方中有的母亲热心地向笔者宣布约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