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新闻

Aha 对谈教育创变者顾远:谁说学习一定是苦的?

时间:2024-04-05 21:15:06 文章来源: 江南app平台下载

  受访者:顾远,“群岛大学”教育创变者社区创始人,《教育3.0》一书作者。

  近十年来,他和该书另一位作者周贤一起,支持着全国各地近百家教育学习管理机关、上千名教育者的教育实践——用3.0的教育范式进行。

  教育1.0=规训式教育,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用规定的方式,学习规定的内容,参加规定的考试,来评判学生符不符合规定。

  教育2.0=乐团式教育,老师相当于乐团指挥,学生都按照曲谱演奏,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学生之间也有了一定的互相交流机会,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节奏,还是由老师规定的。

  教育3.0=GPS式教育,学生像汽车驾驶员,而教育像GPS导航系统。学生上车后自己设定目标,GPS辅助学生去往想去的地方,中间给予路障提醒,如果行驶中学生决定驶入新路线,GPS也会根据学生的动作来调整它自己。

  权力关系的变化——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围绕学习者来进行,教师从讲台上的圣人变为站在一旁的支持者。

  今天,已经有更多的父母、老师不满于1.0的教育,渴望给孩子3.0的教育。

  但很遗憾,由于我们自身是从1.0的教育中走出来的,对3.0的教育没有体验过,往往就会落入叶公好龙的状态——

  教育创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勇于走上这条路的人,像蹒跚学步的孩子,要从试错中收获“体感”,收获真正的成长。

  下面,就听听我们这片土地上,以顾远为代表的教育创变者们的亲身经历与鲜活体悟吧,保证关心教育、挣扎于困局的你,不会失望。

  下课铃响,一位老教师走了进来,胳膊底下夹着一本备课笔记,手上端着搪瓷茶缸,得意洋洋地对我们这些年轻教师说:

  一份备课笔记重复用那么多年,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吗?教育怎么是这个样子的?

  当众自夸的,是个全国特级教师,还曾做过高考命题组组长。你可想而知,在当时,教育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而我们一家子做老师,都是很活泼、很自由、跟学生打成一片的风格,我从小受家庭影响,对僵化的教育范式很难适应。

  “学生们上课全部不守纪律,都是被顾老师带的!上别的课却还在学习英语,整堂课眼睛盯着墙报看!”

  在我的英语课上,从来不要求学生坐得板板正正,发言也不用举手、起立,想说就说,孩子们养成习惯了。

  我也不采取填鸭和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学,那时我设计了一种很好的提升英语的方法:

  让一位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位英语成绩没那么好的学生自由结组,共同负责一星期班里的墙报,墙报内容写什么都可以,只要用英语。

  孩子们兴奋极了,对这种自由表达、自由创作特别上瘾。顺序排在后面的组纷纷找我,希望插队,提前参与。

  其诞生之初,是为了训练出标准化的、掌握基本技能、能快速服务于大工业和军队的“螺丝钉”。

  后来,在人本主义思潮的作用下,西方民主国家当中很多人反思了这种教育范式的“不人性”;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则走得慢了一点。

  每次开班会,都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主题,展开自由讨论,我只从旁协助,教会他们民主议事的规则。

  一次,在一个初中班的班会上,孩子们票选出最想讨论的话题是“男生女生该不该坐一起”。

  “好,那么支持、反对的各算一方,每方选派3个人,每人有3分钟发言机会,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一场辩论下来,有的同学转变了阵营,觉得对方说的也有道理;原来没有明确主张的同学也受到启发;再次投票,发现支持坐一起的人变多了。

  “老师,我坦白,我一开始坚决反对坐一起,是因为我不想跟那个男生坐一起。但刚才辩论的时候,我发现他还是挺好的。”

  老师、家长很少询问我们作为个体的感受和想法,导致我们很多人虽然身体长大成熟了,但独立的人格、批判性的思维还没有诞生。

  在群岛大学做的《给教育者的批判思维课》上,我教给大家一个特别简单的训练批判思维的工具——CT三问(CT=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

  一位群岛大学校友,是海南一所学校的老师,有天在课堂上对孩子们拍桌子、发脾气了,过后很后悔。

  孩子们帮老师想了很多办法,说完才发现,是在帮着老师管自己,但没人排斥,都很开心。

  原本严肃的教室,变成了师生共建的课堂,涌现着真诚的询问、平等的对话,师生双方获得了一次共同的成长。

  有志于教育创变的人,其实常常会碰到和上面案例中那位可爱的老师同样的状况:

  头脑认同要给孩子爱与自由,但吼叫、控制的行为却会不由自主蹦出来,过后才发现不对。

  发生这样的割裂,是因为教育者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被给予爱与自由的体验,缺乏对教育3.0的体验。

  我们要让已经是成年人的教育者,先体验3.0的教育,在支持型的环境中,获得安全的心理空间。

  在群岛大学,没有照本宣科,拒绝单向灌输,同一门课,因为学习者不同,每一期上出来都不一样。

  课堂交流对话完全自由开放,没有举手、点名、按顺序发言,大家抢麦,想说就说。

  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而是学习者发起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项目,其他同学用脚投票,喜欢就去参与共学,在共学当中互相激发,共创一个安全、互信、流动的场域。

  比如最近,我们一位校友就发起了“一起哭一会儿”学习项目,参与共学的伙伴都来分享近期遭遇的悲伤的事。

  不管你在生活中扮演着家长、老师还是企业高管、打工人……这时,每个人都得以脱去社会角色的面具,成为身心完整的人。

  从1.0教育中走出来的人,大都害怕犯错,对表达自己的观点充满忐忑,别人一时没有回应,内心戏立刻就起来了,会想“是不是我说得不对”“是不是别人不喜欢我”“我好蠢”。

  经过多次以对话形式展开的共学,他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和反应方式不一样,他在石墨文档上写下的观点,可能当时没人回应,但过几天,就会有人默默在旁边批注几个字、留下一段话,和他发生共振,他才体验到:完全不必提心吊胆、自我评判。

  从1.0教育中走出来的人,还会默认学习就是向老师学,同学都跟他一个水平,没什么好学的。

  体验过自由涌现的学习项目、交流对话,他才发现同学当中卧虎藏龙,一个人在这方面是学生,在那方面可能就是老师,连教与学的角色都是随时变化的。

  从1.0教育中走出来的成年人,嘴上会说“要信任孩子”,但落到真实场景中,就不信任孩子了,就会犯嘀咕:

  当成年人自身真的被信任过,真的行使过自由的权利,他体验到我作为一个人,可以怎样自由地成长、自由地学习,他才自然而然地真的能信任孩子,不再说一套做一套了。

  但她马上想到,可以就此与孩子展开一次开放性的对话。于是,她给孩子写了一张明信片:

  “关于新冠病毒的产生,除了老师说到的可能性之外,其实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第二,不管孩子认同哪个原因,但要知道一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逻辑性的思考过程更重要;

  另一位群岛校友是位老师,在班上看到一个孩子把另一个孩子推倒在地,脸都磕破了,“肇事者”却在旁边嘻嘻笑。

  她马上反思:我可能太快对孩子下判断了,应该多给孩子一点信任,去向孩子问一问再说。

  果然,她问了才发现,推倒同学的孩子其实当时很害怕、很紧张,又不知道怎么办,只好用笑嘻嘻的表情掩饰。

  孩子本身是有共情能力的,是有向上向善的本性的,成年人不问青红皂白就给孩子“定罪”,才真的会把孩子变坏。

  市面上最常见的研学,是家长给机构交一笔钱,再把孩子送到研学地点,就不用管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什么、怎么学,全由研学机构包办。

  他们在天津,要带一帮10岁左右的孩子到北京故宫研学,就事先建立微信群,给孩子们每人发50块钱,让孩子们结成若干小组,各组自行设计方案,从天津出发,自选交通工具,在约定的时间,用约定的预算,抵达故宫门口。

  一些人担心的:孩子会不会中途跑到别的地方去?没有大人管着,孩子不得反了天了?在这种教学设计下根本没有发生。

  有的孩子想去敦煌,有的孩子想去大理,那么就分成北派和南派,两组自行设计方案来说服其他人。

  孩子们最爱搜集资料、做研学计划:敦煌有什么样的文化?壁画怎么好?大理有哪些美食?哪里可以爬山……

  有了互联网,做调研并不困难。他们有人用PPT呈现方案,有人拍视频,干劲儿十足。

  孩子们可以邀请自己的同学、朋友,我们也可以邀请其他的大人来当观众,大家评一评哪组做得好、更有吸引力。

  “这天已经跑了这么多地方,咱们想想看,时间来得及吗?大家是不是需要休息?”

  你没法用专制的方式教会一个人何为民主,没法用控制的方式教会一个人何为自由。

  目前,大多数孩子面对的可能还是您在开头提到的那种一本教案用一辈子、规训学生听话守纪的老师。

  很多所谓的“贵族学校”,把收费都花在了建高大的教学楼、订制昂贵的校服、聘请高工资的外教。

  明天你上课的时候,就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互相出题:在地上用竹叶摆出缺笔画的生字,给对方去填。”

  “效果太好了!孩子们根本没当成是学习,全在玩,一考试还都能记住!就存在一个问题……”

  但如果指孩子们天天作业如山,夜里12点都不能睡觉,那么小年纪,戴厚厚的眼镜片,上学还得拖个箱子……我们就得辨识:

  我们要辨识“学习的苦”里,哪些是客观现实,哪些是教育者受经验和想象所限而制造出来的“没必要的苦”,甚至,哪些根本就是人为的施虐。

  比如,我小时候就觉得学地理很痛苦,老师拿出世界地图让背,来回算时差、算经纬度什么的,我怎么都学不明白。

  但如果地理从我们生活的社区开始学呢?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河流、了解土壤、了解植被、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之后手绘一张社区地图——

  我对这样的学习能没兴趣吗?那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可能很轻松就理解了,空间感也很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有人砸很多钱带孩子到世界各地旅游,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一问,啥都不知道;有人没啥钱,但像你说的,引导孩子对所生活的社区进行充分探索,对比一下,前者的学习效果还真不如后者。

  家长回答:“让孩子按照图纸拼啊,我家孩子拼得可快了,拼完就摆在我家客厅。”

  乐高的本意是让孩子自由拼接,你就让他拼一个图纸上的东西,不就变成标准答案了?这跟刷题本质上不是一样吗?

  有的学校也是,自以为做的是创新教育,把学生带到博物馆里学习,学习方式是让讲解员讲,学生拿着小本本记,回来老师考一考,学生都记住了什么知识。

  我们一位群岛校友,大学学了4年物理,又教了3年高中物理,有天家里洗衣机哐哐响,他看不出哪里出了问题,就叫工人来修。

  工人一看,洗衣机一点毛病都没有,就是他用洗衣袋洗衣服,把洗衣袋塞得太满了,洗衣机一转起来,衣服都集中到一个地方,洗衣机内部受重不均衡了,所以发响,只要别把洗衣袋塞太满就行了。

  我们的校友才意识到,这不就是初中物理讲的离心力吗?这么简单的概念,他一个物理老师竟没想起来。

  死记硬背学会的知识,到实际生活中,完全建立不起联系,派不上用场。这段经历让他感慨:

  从1.0教育中走出来的人,习惯了为考试、为答题而学,不再思考如何让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发生连接。

  殊不知,让知识和真实生活、学习者的体验发生连接,才叫学习;单单记忆符号和抽象的信息,根本不叫学习。

  在1.0的教育中,人成了储存符号和抽象信息的工具;而在3.0的教育中,人是创造知识、使用知识的主体。

  好在有慢慢的变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了其中的荒谬,并勇敢地把好的教育带给更多孩子。

  例如,我们群岛校友中就有几位在城乡结合部办学,他们的一个教学设计是“把一座村庄变成一所学校”:

  7天的夏令营,第一天完全用来让孩子们自己考察所在的村庄/社区,决定学什么、跟谁学、怎么学。之后的6天推行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学习计划。

  再比如,他们和当地一家超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定期让学生去经营超市。进货、摆货、收银、记账、写促销海报等,都由孩子们独立完成。

  我们还做过在开学第一天让学生把各科课本全部撕成单页,然后通过你自己的思考逻辑重新组接。

  例如:某年某天,世界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科学家发明了哪项新技术,导致产生了怎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革新,引发了怎样的经济潮流、政治格局变化……

  那么这部新教材,可能前一页是历史,后一页是物理,上一页是化学,下一页是政治……学科壁垒全都被打通了。

  第一,每个学习者都基于自己的内在需求、兴趣、好奇心,寻找自我学习的动力;

  第二,自由是一种权利,每个学习者都有权去追求他想去的方向,按照他想要的方式;

  尽管3.0的教育令人心驰神往,但中国绝大部分家长,最关心的恐怕还是孩子高考提分的问题。

  家长会质疑:孩子玩得再高兴,思维变得再活跃,若无法考高分,又有什么用?

  “诸位知道吗,完形填空考查的其实是推理能力。拿到一篇文章,通过上下文可以推测出空缺的词、不认识的词。与机械记忆单词相比,具备这种推理能力更重要。”

  把3.0教育与考试成绩对立起来的人,有着非此即彼的“二极管思维”——这恰恰是1.0教育产生的副作用。

  我们群岛校友的孩子自称“岛二代”,由于从小跟着父母在群岛的课程、活动中耳濡目染,主体性、独立思考能力、处理问题能力都非常强。

  有个初中女孩,在体制内学校里是学霸,同时对传统教育保持着高度的质疑,小小年纪就关心社会公共议题。

  面对这么大的事,父母不免有些担心:“我们都没留过学,在这方面没有一点经验和资源,一点都帮不到孩子,怎么办?”

  从网上考察学校、通过官网跟各个学校取得联系、递交申请、翻译自己的简历、准备各种资料、用英文撰写学习计划……她全部独立完成,最后被加拿大最好的私立中学录取了。

  她把详细的攻略分享出去,但那些大人却连“抄作业”都不行——拿到学校的网站不敢查,拿到学校邮箱不敢联系,最后还是找中介。

  是的,这样的孩子,不论把她放到国内还是国外,都可完全放心,她素养在那儿了。

  他们在幼儿园看到陌生的大人进来,没什么特别的反应的,不会敬礼、喊“老师好”,而是该干嘛干嘛,感到好奇就问一句“你是哪位啊?你来干什么?你要跟我一起玩吗?”,特别自然。

  那态度是:这是我的场域、我的生活,你来了就欢迎你,但也仅此而已,我不会强迫自己刻意取悦你。

  跟被规训长大的孩子——手背后,坐得直直的,穿着统一的校服,走路很拘谨,看到大人毕恭毕敬——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稳稳存在,稳稳地在自己中心的状态,从1.0教育中走出来的人一辈子都很难达到。

  从小疲于应付外界的要求,内聚性自我没有生长出来;明明是生命,却作为一个假体活着,是多么悲哀。

  1.0的教育,有幸存者,但大多数人会变得平庸,不能用成功的个例为一个体系辩护。

  抛开结果,我们就自问:我作为一个人,本该如何活着?教育该如何助力、支持我这样活着?

  “好的教育”其实一点都不神秘,也不难开始。如果你也是一位教育者,想开始教育3.0的探索和实践,欢迎参加第七期群岛绿野营— 一次教育3.0的教学设计之旅。

江南app平台下载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平台
江南娱乐注册平台